南京林业大学将对接国家绿色发展的策略,聚焦我国林产工业高端化发展需求,力争突破产业重大关键技术,产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成果。
“在当前科技革命大背景下,在林产化工向产品定向化、高值化,生产绿色化、智能化等方面发展的趋势下,我们科研工作者必须要有所作为,努力抓住机遇,尽快将我们国家发展变成全球林化领域科技强国,在林产化学领域技术创新中实现领跑。”2月26日,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依托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共建的“林产化学与材料国际创新高地”启动仪式在南京林业大学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剑春在启动仪式上对创新高地给予厚望。
这个即将成为“林产工业硅谷”的科研机构,将助力我国林产工业技术升级和新兴起的产业发展,也将在“美丽中国”建设进程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对于高地的未来,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蒋建清说:“作为机构的主要依托单位之一,南京林业大学将对接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聚焦我国林产工业高端化发展需求,力争突破产业重大关键技术,产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成果,为绿色江苏和美丽中国建设奉献出南林智慧。”
南京林业大学有着怎样的学科背景与实力,在我国林产工业界勇当“先锋”?近日,记者来到南京林业大学,深入了解该校林业化学与材料相关学科的特色优势与成就。
谈及林产化学与材料相关学科的发展,不得不提新中国首任林垦部长、著名林业教育家、我国林产化学缔造人梁希先生的名字。
20世纪30年代,梁希在原中央大学森林系创立森林化学实验室,这是林产化工学科的雏形。1952年由中央大学森林系和金陵大学森林系组建南京林学院并设立森林利用系(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前身)。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积淀,如今以林产化工和木材科学与技术为主体的学科,在南林大已发展成国家首批一级重点学科林业工程学科。
2017年9月,林业工程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该学科获评A+等级,并进入ESI排名前1%,先后斩获国家三大科技奖项19项。
南林大林业工程学科涵盖“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和“林产化学加工工程”三个二级学科,其中“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为国字头重点二级学科。深厚的学科底蕴和强大的科研实力为优秀的人才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该学科培养了8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毕业生走进国内各大林业高校任教,在全国林业工程领域,南林大的学生约占比1/3,中国福人集团、国机重工集团等我国林产工业龙头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很大比例来自南林大。
如今,南林大林业工程学科师生也频频走出国门,走向国际舞台。学科国际教育与合作实力日益凸显。目前与国际竹藤组织、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12个国际组织联合成立生物质复合材料与结构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与加拿大艾伯塔创新研究院联合成立“中加艾伯塔木材应用创新中心”,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十几所国外著名大学联合培养人才。
在江苏,以全国0.7%的林地面积创造了全国7%的林业产值,少林省份却成了“林产工业大省”,其中南林大林业工程学科专家领衔创造的产值2000多亿元的杨木加工产业功不可没。
上世纪90年代,苏北农村有一个顺口溜“要想富,种杨树”。由南京林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明庥团队培育的意杨,曾让苏北农村呈现“白天不见阳光,晚上不见灯光”的景象,绿遍苏北大地。这种杨树生长快速,但由于木质松软,当地农民不知道拿它当什么用。南林大教授周定国率领团队却让苏北百姓种杨树发了“杨财”。
他运用高分子化学和复合材料学等理论,将杨树开发成防火胶合板、无醛胶合板、结构胶合板和结构刨花板等系列产品,并将这些产品升级换代成高等级防火门、高性能建筑构件和生态型装饰材料,新建或改造推广示范生产线上千条,让杨树成为苏北当年的“产业大树”。
除了杨树,上世纪,南林大林业工程学科专家研发出一项项科研成果,推动形成了一个个林业产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齐生在国际上率先研究并建立竹材成型理论与技术体系,攻克竹材加工利用工业化的世界难题,让国内丰富的竹子从传统的“牙签”“筷子”“竹席”制作走上车厢、竹地板、集装箱底板、清水混凝土模板等工业化生产的康庄大道。他的技术在国内几十家企业推广运用,仅3年就销售42.86亿元,利税3.81亿元,可节约代用各种优质原木188万立方米。
孙达旺教授团队从落叶松树皮中提取栲胶,研发成落叶松单宁酚醛树脂胶粘剂,不仅成本低而且污染少,成本比传统胶粘剂低400~1260元,可广泛用在室外级的木材、竹材胶合板、纤维板、人造板等,在全国17个省份100多家企业推广应用。
此外,南林大奉献给社会的还有银杏、鹅掌楸、马尾松、枫香树、桂花、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
进入21世纪,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将农林剩余物清洁化、高值化利用起来成为南林大林业工程专家的共识。
张齐生院士率领科研团队对秸秆等农业废料进行“林农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研究,并实现了“一技多产”和“零排放”“零污染”。目前,该项技术已超越了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现有技术,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林农废弃物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技术,已在江苏、河北等省建成20多项生物质气化多联产工程。
余世袁教授领衔团队研发出农林废弃物生产低聚木糖集成化技术,首次在国内外将低聚木糖作为饲料添加剂大规模地应用到养殖业上。2002年,这项技术首次在山东养殖场被运用到肉鸡和蛋鸡的养殖实验中。
在南林大,这样创造新兴生态产业的林业工程专家不胜枚举:王飞、朱新宝、戴红旗、朱典想他们的成果使林业产业升级换代,创造循环生态经济,造福千万百姓。
随着经济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森林、农业秸杆等生物质已成为地球上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
“由于原料天然和结构特异等特性,林化产品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对其进行系统、合理、深度开发利用一直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林业研究的热点;也是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内容,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基础产业、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蒋剑春说。
他强调,高地建设目标需要更加明确:建设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培养一流的人才,产出一流的原创性科学成果。建议高地在研究工作中要在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努力集聚全国乃至世界的智力资源,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科技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高地主任储富祥介绍,创新高地将紧扣“支撑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和“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两大主题,按照“资源利用全质化、转化技术高效化、生产过程绿色化、多元产品联产化、终端产品高值化”的思路,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形成林产天然产物化学、生物质绿色化学转化、生物质热化学转化、生物质生物转化、木质新材料智能制造五大优势特色方向,为林产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科技支撑。
如今,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需要创新引领经济发展,对于林产工业来说,迫切需要实现高端化转型发展,破解业界创新驱动、科技转化与供需脱节的关键问题,“林产化学与材料国际创新高地”重任在肩。
对此,南林大校长王浩说:“我们将打造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学研究队伍,聚焦国内优势资源,创新科研管理机制,集聚创新人才,力争将创新高地建设成为全球林产化学与材料领域的研究高地和人才教育培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