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12年至2021年,全国共发生居住场所火灾132.4万起,造成11634人遇难、6738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77.7亿元;
从火灾原因看,电气火灾占42.7%,用火不慎占29.8%,吸烟占4.6%,玩火占1.9%,自燃占1.8%,放火占1.3%,遗留火种等其它原因占17.9%。
从区域分布上看,城市地区占50.5%,其中城市市区占33.1%、县城城区占17.4%;农村地区占47.9%,其中集镇镇区占14.8%、乡村占33.1%;其他区域占1.5%。
从死亡人员的年龄分布上看,60岁以上占43.4%,19至59岁占39.4%,18岁以下占16.6%,其他未明确年龄的占0.6%。
从死亡人员的教育程度看,受初等教育占44.4%,未受教育占35.3%,受中等教育占15.8%,受高等教育占3.9%,其他未明确教育程度的占0.7%。
从火灾发生的时段看,夜间火灾发现晚、报警晚、人员逃生不及时,晚8时至次日6时发生在居住场所的火灾占居住场所火灾总数的28.6%,但亡人数占55.4%、伤人数占50.4%,夜间火灾的亡人率接近白天的2倍。
从季节分布看,冬春气温相比来说较低、风大干燥,且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用火用电量较多,火灾机率较大。近10年冬春季节共发生居住场所火灾75.2万起,造成7410人遇难,分别占总数的56.9%和63.7%。
从2021年起,消防救援局启用新版统计系统,新增了自建住宅的分类,全年发生居住场所火灾25.9万起,造成1460人遇难、117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3.9亿元。其中,自建住宅15.6万起、造成848人遇难,占居住场所总数的60.5%和58.1%;非自建住宅9.9万起、造成591人遇难,分别占居住场所总数的38.3%和40.5%;此外,员工集体宿舍火灾3212起,造成21人遇难,分别占居住场所总数的1.2%和1.4%。
1.“三合一”火灾风险大。自建房生活区域没有与经营、仓储区域进行实体分隔,若发生火灾,或是和高温有毒烟气会迅速蔓延到所有楼层,加之外窗、阳台和安全出口处都会安装牢固的防盗网或卷帘门,造成楼内人员逃生疏散困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
2.货物堆放隐患大。部分自建房作为经营场所,为降低成本,往往超限度使用内部空间,采用“以店带库”的方式来增加货物的品种和数量,货物密集堆放,通过增设夹层、隔间等方式来增加储存面积,堵塞安全出口等消防安全行为普遍存在。
3.用火用电不规范。自建房经营与生活区域未分隔,经营者在房间内使用明火做饭、取暖,加之电气线路敷设普遍不规范,极易因线路超负荷或接触不良、老化损坏出现漏电而引发火灾。
4.消防安全意识差。自建房经营者防火安全意识普遍淡薄,缺少相应的消防知识培训,对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和火灾危害性认识不足,发现不了店内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消防设施器材配备不到位。
1.严禁违规搭建设置障碍物。严禁违规搭建建(构)筑物占用防火间距、消防车通道、消防车登高作业场地等区域;自建房和小经营场所严格禁止采用聚氨酯硬质泡沫夹心彩钢板等可燃材料搭建、分隔生产经营和人员住宿场所。住建、公安、城管等部门要开展对商住场所外窗设置金属栅栏和影响外窗逃生的户外广告牌拆除工作,必须设置的,应督促场所开设易于从内部开启的逃生窗口,对火灾风险较大的场所,要增设简易喷淋设施。
2.严格落实防火分隔措施。自建房和小经营场所在住宿区域与生产、经营、储存等非住宿区域之间应采用实体墙、防火隔板、防火门进行分隔,并设置独立的疏散设施;分隔确有困难的,严控住宿人员和易燃可燃物数量,加配相应的消防设施。严禁在经营、加工或储存区域设置夹层用于人员住宿。管道井、电缆井应严格落实防火封堵要求,不得堆放易燃可燃物。电瓶车在室内停放充电的,停放区域和其他区域间亦应落实防火分隔要求,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
3.保障安全地疏散通道畅通。自建房和小经营场所住宿区域应设置不经过经营区域的安全出口;确有困难的,应设置逃生软梯、爬梯等独立辅助疏散设施。直通屋面、地面的安全出口、疏散逃生通道及辅助疏散设施应保持畅通无阻,不得停放电瓶车或堆放易燃可燃物。严禁在消防车通道上设置铁桩、石墩、限高杆、架空管线等障碍物,或在门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障碍物。
4.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自建房、小经营场所经营区域电气线路应使用穿金属管或阻燃套管敷设,严禁擅自私拉乱接电线或超负荷用电;使用燃气部位应设置燃气泄漏报警装置;电瓶车应设置集中专用场所,严禁“进楼入户”违规停放充电。冬春季节使用电暖器、电热毯、电暖扇等设备取暖时,严禁外物覆盖或烘烤衣物、食品,离开时及时关闭气源、电源。
5.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培训。乡镇(街道)、社区、村(居)民委员会、公安派出所、综治网格员等基层群防群治力量,要积极组织并且开展“敲门行动”,通过“入户检查”“上门提醒”等方式,宣讲消防安全知识,物业服务企业、街道社区和村(居)委会应加强消防安全宣传培训工作,定期组织并且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灭火逃生演练活动,引导其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要在公共走道、楼梯间、门厅内全面张贴禁止电瓶车停放充电的通告,倡导邻里相互进行安全提示,全方面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