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专注防火门设计国家消防产品认证证书的企业
全国咨询热线:15538134922
联系我们
爱游戏官网登录入口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15538134922
手机:15538134922
邮箱:595014638@qq.com.cn
地址 :新密市刘寨镇王沟村二组
联系人:何先生
您的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 不锈钢防火门
不锈钢防火门

基层治理金点子行动丨项目制+协商议事:破解电动车乱停放问题

时间: 2025-06-19 20:42:37 |   作者: 不锈钢防火门

 

  盛大名门苑小区是位于浙江省桐乡市梧桐街道凤凰社区的一个新物业小区。小区共有6栋楼,共计294户,入住居民约450人。随着电动车数量的迅速增加,小区内电动车乱停放与违规充电问题日渐凸显。

  小区实行人车分流,但2幢楼一层有架空层,居民为图便利,经常把电动车停在那儿。随着小区入住率提高,一方面架空层空间不足,电动车乱停放现象严重,且因随意充电存在比较大风险;另一方面,部分居民意识到电动车乱停放的安全问题,但由于自治意识薄弱,各执己见,意见难以统一。

  针对以上问题,社区开展“聚力同心·凤楫扬帆”——凤凰社区电安共治项目。项目依托社区“来栖共治”议事平台,引导“红翎”议事团开展议事协商,解决小区架空层电动车乱停放问题。

  社区工作者对盛大名门苑小区电动车停放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当地考验查证、问卷调查、居民访谈等多种方式,明确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绘制了“问题树”:一是居民图方便乱停电动车,认为反正也没有人管;二是停放空间不足,造成架空层堵塞;三是在架空层违规充电,忽视安全隐患。

  “问题树”的绘制,让社区工作者明确了目前的主体问题。随后,社区工作者联合社区、社区物业、小区业委会、“红翎”议事小组成员及该小区居民代表,围绕电动车治理问题有序开展议事讨论。

  社区工作者依托“来栖共治”议事平台,结合已有的议事机制,针对小区电动车乱停问题,从“立、商、解”三步出发,形成“目标树”,破解小区电动车乱停放问题。

  社区通过倾听“邻”声音活动和入户民情夜访,重点收集小区居民对电动车乱停放问题的意见和需求,并在社区例会上开展初步讨论,明确当前需要议事的三大方向:规范停车秩序、拓展停车空间、健全监管制度。经过研判,社区将该问题列入小区专属“民主议事记录表”内,谋定后期专项议事方向。

  社区联合社区物业、业委会和“红翎”议事团成员(小区邻里党支部党员、小区网格长及居民代表)召开“来栖共治”议事协商会议,在议事会上将核心问题和措施逐一分析研判,商议解决方案。

  一是破解规划僵局,拓展停车空间。社区工作者介绍前期调研情况,提出由业委会在社区的监督和物业的协助下,合理规划电动车停放区域的初步设想。业委会成员表示可通过小区内闲置空地做改造,增设电动车停车棚。

  二是链接资源排查,规范停车秩序。经过充分讨论,决定由社区联系消防大队对架空层开展“安全体检”,提高架空层的消防安全系数,并向居民公示检查结果,警示居民规范停车秩序。

  三是填补监管真空,健全监管制度。明确物业负责每日定时巡查停车区域,在早晚高峰加强现场引导,对违规停放的电动车张贴温馨提示单。同时由“红翎”议事团党员带头,联合热心居民组建“电安监督队”,不定时在小区内巡查,对乱停乱放行为进行劝阻。

  社区联系消防大队查看架空层现场,按照消防要求,物业把玻璃门更换成防火门,并拆除了原有的充电设备,加强了架空层的消防安全性。业委会向居民征求了电动车停车棚改造区域意见,形成详细改造方案,最终在5幢和6幢北面增设了一整排停车棚。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物业负责现场的安全管理,“红翎”议事团成员则成为现场监督人员。

  停车棚施工完成后,物业将架空层电动车全部转移到停车棚内,并张贴提示单,定点巡查开展劝导工作。社区在小区内开展电动车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联合物业开展消防演练,通过微信群多次展示电动车自燃的视频案例,在小区内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

  整顿改造后,社区“红翎”议事小组成员组成监督小组,对业委会和物业的相关工作做监督,带头组织志愿者开展电动车停放秩序维护志愿服务,引导社区居民自觉遵守停放规定,鼓励居民互相监督,参与到维护电动车的停车秩序管理工作中。社区也通过搭建平台、开展邻里活动,增进小区居民之间的感情,激发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和积极性,提升居民自治能力和物业管理水平。

  接下来,凤凰社区将持续推进架空层多元共治项目,充分借助议事协商产生的涟漪效应,引导小区居民参与架空层公共空间的自治管理,打造出集“邻里聚集”“民意建言”“活力共治”于一体的小区公共生活空间。

  桐乡市作为“三治融合”的发源地,始终致力于创新党建统领下基层治理的新格局。梧桐街道以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为依托,运用科学的项目化管理模式,以社区示范项目、民生实事项目、领办项目等为重点,从党建、服务、品质、共建、平安等多个角度,开展涵盖所有社区事务及服务领域的社区服务项目,鼓励和支持社区工作者懂项目、做项目,街道平均每年有超100个项目解决社区痛点及难点。

  项目化运作,不仅提升了社区服务的精准性、专业性、高效性,为基层治理工作提质增能,还在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里,充分的发挥专业优势、打造专业服务,把社区建设成为践行“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理念的典范。